關於我自己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15-21 Sep 2011_哎咿咿茵嘶德國三姝攻城計_柏林國p. three。



                             


今天是柏林的last day,稍微站遠一點點來說一下柏林的邊邊角角_其實在歐洲留學的學生們,都會盡其所能的在歐洲趴趴走,拿我來說,巴黎的近水樓台就是阿姆斯特丹、比利時、德國、瑞士、西班牙等等,而德國的人就可以延伸到匈牙利、布拉格、捷克etc.
的確,巴黎的建築因為歷史悠久和政府有縝密規定形式(露台啊窗戶啊高度啊等等都有限制),所以巴黎的市景還是美麗的,千萬請你將視線別開腳邊的萬千煙蒂以及垃圾,上移至天際線,就會發現一些裝飾、一些雕塑、或是一些巴黎人家的窗簾和窗邊植物,是很有意思、很美麗的,而巴黎的夜晚,將髒亂給隱藏,把暖澄澄的家家戶戶顯現了出來,我喜歡夜晚勝於白晝。
然而柏林呢?好像可以在空氣中聞到某種自由,不知道為什麼,工整獨立清晰的德國風格確實存在,但是柏林無數新穎的事物中,總帶著一種“我們興致勃勃的在實驗”的感覺,在巴黎,我不曾感到“自由。而實際面來說,柏林所在的東德,不僅是德國境內最便宜的區域,大概也是歐盟主要大國中最便宜的,對學生友好,俯拾皆是的創意是開放的,比較沒有階級感的,這點是最最吸引我的地方。
舉些小小小事來做例子,巴黎的店鋪要看區域,有極精緻,有極粗廉,而柏林有意思的店散布各處,貧富分區都沒有那麼明顯,所以只要地毯式的散著步或是騎車,總會有許多地方讓你驚喜。還有這裡的免費明信片,大多都是品牌或是演出DM,都太有誠意,背後不會塞滿了消費訊息,而是大幅留白,以便你真正的使用它,而品質都很好,我甚至願意付錢以獲得那些明信片。還有,餐廳中,對於食物安全衛生的標準比巴黎高很多,即使是亞洲食物,中菜、韓國菜、中東菜的餐館,皆有乾淨的店面,舒服的用餐環境,擺盤、衛生都是水準之中,不會讓你覺得選擇異國料理是比較低下的次級消費(巴黎的中國城或是沙威瑪店常常都是髒乎乎,帶有一種油耗味,所有食材耗材都隨意堆放,廁所也是狹小骯髒),最重要的,價格大概都只有一半,真是幸福中的幸福。 人口密度也是一點,身為首都的柏林,觀光客和外國人當然很多,可是當你參觀許多景點,或是走在路上,都擁有比巴黎多三倍的空間,不用摩肩接踵,可以大口呼吸,比較沒有遊民乞討或是佔據路邊,也沒有大量的非法移民流竄給旅客很大的壓迫感_我碰到了一個住在柏林三年的女孩,她說,住在柏林三年,都還探索不足夠,愉快地不捨得離開!而當我問著另外一個住在巴黎三年的女孩,她說,merde!巴黎真他媽的夠了!  嗯哼,這就是差別。


最後一天,我們比較悠哉的去看攝影展,許多應該是相關科系的學生來看展,
有很多青年學生的展覽場其實會有挺愉快的氣氛,很專注,
在觀摩,在細聲討論,在讚歎,在思考,在記下筆記,我覺得很有趣。
緯度更高一些的柏林,路樹長得又高又筆直,
還記得小時候走在台北市,往昔季節變化比現在分明許多,我都藉著路樹來記區域,
敦化南路上有著杜鵑花,中山北路有鳳凰木,新生南路有著一排木棉樹,
城市裡有著綠意是很舒服又幸福的,而柏林的樹還有一種沈穩的安定感喔。


此行我致力於拍出絕美的以嫩,我想,我可以說,我做到了。


今天天氣很好,德國國鐵DB列車對映著轉紅的樹葉,很有精神!


最近柏林比較經典的展覽應該是就是達文西的真跡展出,
包含了那幅抱著銀貂的少女,票卷非常的搶手,


一大早特展的票就售罄,that's it!



另一個經典就是柏林大教堂,
的確是非常壯觀,加上他前有一大片草地廣場,像是標出城區一樣的更有宏偉感覺,
只可惜,由於柏林大教堂不接受任何企業捐助或是各國捐款,所以維修和維持全部靠遊客,
因此只要想踏入內部,就要支付門票錢。


晚上的重頭戲就是藍人了,說實在,現在新的表演團體每天排山倒海的出現,
多媒體、跨界的把戲一個玩得比一個兇,所以藍人的表演略嫌沒有貫串的主題主軸,
說聲光的絢麗也已經變成長青輩的,不過,只有三位主表演者撐起一個晚上,我覺得非常的困難,沒有語言,只有三人的六顆眼睛以及節奏,就要牽著觀眾走,這點倒是很令人佩服。


今天晚上應該可以是我的奇遇記,也許是亞洲面孔的辨識度太強,藍人漢子在搜索跳選了全場之後,就把我給揪出來了。我也就難辭其咎的玩得開心囉,吃飽喝足,還在洋人的場子裡頭當嘉賓就是一個有夠爽啊,高潮點就是我胸前的機關發射出香蕉泥如大肥蛆一樣噴射到前排觀眾的頭上,我簡直覺得反攻歐洲了。
這個就是我的紀念品,裡面充滿了未射乾淨的芭蕉泥,其實很好吃,不過,好吧,你們不想試。
                           
 我哇啦拉拉的獲得了劇照和小禮物盒子,我想這就是在柏林的happy ending!

 

三姝攻城計,大獲全勝。下台一鞠躬。謝謝收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